2017年两会农业聚焦
创建时间:
2017年三农问题两会热点解读:建议建立全国范围农业大数据平台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被他视为实现“智慧农业”关键。“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分析道,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 “因此我的建议很明确,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刘汉元表示,与此同时,还需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
2017年三农问题两会热点解读:推动生态大循环农业势在必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主要就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他认为,目前我国的农业是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农业水平不高,推动生态大循环农业势在必行,通过建设循环大农业可以实现天清、地灵、人善的好环境。 郑孝和所理解的生态农业大循环需要具备整体、协调、循环、能再生利用四个特点,这构成了生态农业大循环完整的生态链。他认为,循环大农业,要实现产出高效,资源集约利用,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才是循环的功能大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大农业,可以解决农民生产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是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农业水平不高,推动生态大循环农业势在必行。
2017年三农问题两会热点解读:“公司+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
两会召开在即,刘永好主要关注的领域还是我们所从事的农牧与食品行业,包括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经营效益,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新希望六和推行的“福达计划”,通过数千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养殖户提供即时的技术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的数据指导养殖发展。此外,推进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新希望在多年的发展中,实践出了“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发挥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7年三农问题两会热点解读:农业大数据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中国建立农业大数据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条件。”今年全国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李晓华最关注农业大数据问题。李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以及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上来看,未来建立农业大数据库是必然之路。 李晓华表示,建好农业大数据之后,可以提前掌握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检测、物流、销售等环节的详细信息,并提早进行科学规划。“这个农业大数据库建好后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内包括农产品从生长到制成成品的全部信息,例如,生长周期、质量检测报告等。”李晓华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生产流程更加标准透明,能够更有效的保障农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稳定农民增收。 她还提到,还可以运用物联网数据,解决生鲜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生鲜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成本很高,如果市场需求和供应不配套,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性就得不到保证,最后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配送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北部港帆
文章完结